便利店商品突出的是即时性消费,小容量,急需性等特性。一般而言,便利店服务的商圈大小约为3,000人,商品品项在3千项左右。而根据日本MCR协会的定义和日常人们的印象中,广义的便利店通常会符合下列条件:
1、营业面积:在60至200平方米之间,大于200平方米则属于超市,但台湾、香港和韩国也有便利店营业面积不到60平方米,车站内甚至有不到20平方米的便利店。
2、针对时效性的商品结构:例如食品(含饮料),常占销售品项的50%以上,而且要销售微波冷冻食品。但台湾最近这几年已经开始有复合式便利店,提供桌椅供顾客用餐,或是销售新鲜面包、水果等非常广泛的品项。
3、产品别比率均衡:任何一类商品不可超过全店营业额之50%,否则即是“专卖店”,这是在小店管理上不易达成平衡的要素。
4、营业时间长:长时间营业的轮班制,通常为全年24小时,全年无休以提供最即时的服务。但部分位于学校、医院、机关、车站内的便利店,营业时间则随附属机构而改变。
5、简便、多元的销售方式:应对顾客短暂的消费时间,大多数为零散的自助式开架商品,以及家庭包会比较少见,以各种小包装为主方便路过的上班族等拿取,打折优惠也常快速调整。
6、待客之道:亲切、愉快、迅速等及效的服务为主,与大卖场结账的流水线自助柜台大不相同,客人流量极大店内却始终干净明亮的装修,密集的养护也是便利店的特色。
7、新潮的管理信念:追求商品周转率、坪效,加强报表及POS等精细管理,压缩仓储的量,这也是便利点重中之重的要点,需要具备高度的流行与新鲜感吸引顾客多次光顾。
综合上述,我们可以总结出便利店四大基本特征。
特征一:距离便利
便利店与超市相比,在距离上更靠近消费者,一般情况下,步行5-10分钟便可到达。
特征二:即时便利
便利店商品突出的是即时性消费,小容量,急需性等特性。超市的品种通常在2000种至3000种左右,与超市相比,便利店的卖场面积小(50~200平方米),商品种类少,而且商品陈列简单明了,货架比超市的要低,使顾客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的商品。进实行出口同一的服务台收款方式,避免了超市结账排队的现象。据统计,顾客从进入便利店到付款结束平均只需三分钟的时间。
特征三:时间便利
一般便利店的营业时间为16~24小时,全年无休,所以有的学者称便利店为消费者提供“Any Time”式的购物方式。
特征四:服务便利
很多便利店将其塑造成社区服务中心,努力为顾客提供多层次的服务,例如速递、存取款、发传真、复印等等,对购物便利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,这就决定了便利店的生命力和竞争力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老米博客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aomiseo.com/6881.html
老米博客转载的文章、资料及相关图片,其版权均有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,未经版权所有人同意,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擅自将其作为商业用途。
本站文章侵犯了原作者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(jin654@163.com),我们会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。
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。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: